與其問「還有沒有愛」不如問「留下多少恨」

很多人問到「復合問題」或者問到「跟曖昧對象有沒有可能交往」時,都會順道問「有沒有愛?」我推斷問卜者大概是假設「如果有愛,就有一個在一起的指望,所以有沒有愛是一個重要問題。」

但以我對生物制約機制的認識,這反是個毫無意義的問題,刺激跟反應之間的連結只要建立起來、形成制約,就無法被解除,每次送食物前都亮燈,幾次之後,狗看到燈亮就會不自覺流口水;人跟人之間只要有過不錯的互動、有過喜悅,喜愛的制約就會生成並存在,不用是男女朋友也都可以有這種程度的好感,這是巴布洛夫、史基納等大師在六七十年前就發現到的事,這制約也許會削弱,但不會消失,還很容易恢復如前。

這種必然存在的遺跡,何須占卜並在意它是否存在?根本不是重點啊!就算真想有個推敲的線索,也該卜測「存有多少痛苦、憤恨、遺憾、不甘」。尤其好好一段關係始終沒法進入到愛情,或者進入愛情卻搞到分手,多半就是有問題存在、甚至造成痛苦,如果這些徵兆很強烈,真是留有愛情也沒用:持續存在的問題,就是會中斷原本刺激跟反應間的連結。

真想在一起、想求復合,應該是要評估這些問題是否持續存在,能否找方法迴避掉,讓愛的制約恢復作用,而不是在遺憾、不甘、痛苦與憤恨都還存在的狀況下,硬要強求愛情。

妙的是,我發現人類就算知道這個道理,也是會迴避知道這些資訊,硬要強調這問題的重要性,客戶反而不快,大抵對於已經鑄成無可挽回的錯誤、無法解決的問題...,人們無意識間不願意去面對吧。

對制約有興趣可參考下方連結:
〈別人怎麼待你,都是你教他的!〉
http://wfhstudy.blogspot.tw/2012/06/blog-post_07.html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塔羅22張大牌牌義

論雙妻命

放百合花補運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