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勇氣
培養勇氣,有兩種主要方法,第一種最簡單,就是故意去面對自己恐懼的小事,你有針尖恐懼症,你就盯著針尖,你怕痛,就故意痛打自己,你怕蛇,就故意去看蛇,漸漸的你的神經對這些刺激就會不敏感,你也會慣於面對恐懼,跟恐懼感並存,這時才會慢慢生出勇氣,接著更能抗拒恐懼,最後超越恐懼。也要自我要求,用平等一致的態度對待任何人,不管對方是乞丐或者是總統,你才不會看到權貴就心生恐懼,連拿出勇氣也談不上。
第二種方法,就是常去挑戰一些不易達成的事,甚至是必然失敗的事,這可以培養三個能力,一是絕不放棄的抗壓力,二是在壓力下還要掙扎求生的構思能力,三是承擔失敗的耐受力;就算是訓練有素的隊伍,在明知必死必敗的狀況下,也會軍心動搖、士氣潰散、任人宰割,因為他們培養勇氣只有到處理恐懼的階段,卻沒有面對壓力的習慣,慣於活在舒適圈,最後就會因為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而崩潰,所以需要培養面對挑戰,面對壓力的習慣,這樣的勇氣才足以同時抗拒恐懼跟壓力。
此外,還有一種輔助方法,也可以培養勇氣,就是鍛鍊思辨能力,不過這方法比較難,你至少得生來就具有常人的智力,並持續有在培養邏輯能力、自省能力、自制力,還得要有個明確的信念,遇到問題,能夠去思辨這件事與自己的信念、行事原則是否相符或衝突,符合就毫不猶豫去支持,衝突就去思辨原因,如果覺得有道理,可能就要反過來修正自己的信念,如果覺得沒道理,就要去反對,這樣不斷反覆的進行思維訓練,最後,你會產生出一套穩定的價值觀,你就會為了維護這個信念而產生勇氣。
這樣講來好像很複雜,但維持世界和平運作最主要的信念也就兩件事:推己及人跟公平公正,也就是仁與義。你遇到任何疑難,你就想著這狀況是否符合這兩個原則?怎麼做才會符合這兩個原則?你越常做這種思維訓練,你就會越有勇氣,越敢起身對抗世間不平之事,旁人也容易被你說服而願意挺身幫助你。
摘自《孟子如果活到現在他一定會這樣說》,明民書房出版,原刊於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。
參考資料:
Frans de Waal於TED演講:動物的道德行為
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frans_de_waal_do_animals_have_morals/transcript?language=zh-tw
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560033
第二種方法,就是常去挑戰一些不易達成的事,甚至是必然失敗的事,這可以培養三個能力,一是絕不放棄的抗壓力,二是在壓力下還要掙扎求生的構思能力,三是承擔失敗的耐受力;就算是訓練有素的隊伍,在明知必死必敗的狀況下,也會軍心動搖、士氣潰散、任人宰割,因為他們培養勇氣只有到處理恐懼的階段,卻沒有面對壓力的習慣,慣於活在舒適圈,最後就會因為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而崩潰,所以需要培養面對挑戰,面對壓力的習慣,這樣的勇氣才足以同時抗拒恐懼跟壓力。
此外,還有一種輔助方法,也可以培養勇氣,就是鍛鍊思辨能力,不過這方法比較難,你至少得生來就具有常人的智力,並持續有在培養邏輯能力、自省能力、自制力,還得要有個明確的信念,遇到問題,能夠去思辨這件事與自己的信念、行事原則是否相符或衝突,符合就毫不猶豫去支持,衝突就去思辨原因,如果覺得有道理,可能就要反過來修正自己的信念,如果覺得沒道理,就要去反對,這樣不斷反覆的進行思維訓練,最後,你會產生出一套穩定的價值觀,你就會為了維護這個信念而產生勇氣。
這樣講來好像很複雜,但維持世界和平運作最主要的信念也就兩件事:推己及人跟公平公正,也就是仁與義。你遇到任何疑難,你就想著這狀況是否符合這兩個原則?怎麼做才會符合這兩個原則?你越常做這種思維訓練,你就會越有勇氣,越敢起身對抗世間不平之事,旁人也容易被你說服而願意挺身幫助你。
摘自《孟子如果活到現在他一定會這樣說》,明民書房出版,原刊於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。
參考資料:
Frans de Waal於TED演講:動物的道德行為
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frans_de_waal_do_animals_have_morals/transcript?language=zh-tw
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5600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