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升遷也得先搞懂自己在企業裡的位置啊!
連續遇到不少客戶感慨台灣升遷機會少,位置都被老人佔住。因為這跟我實務觀察頗有落差。我講一下我所見好了。
大抵一個企業要能運行,有幾項任務要完成:
1.要有人出錢,也就是股東或老闆
2.要有人構築出獲利的模式,多半是老闆或經理人
3.開拓有人能夠開發市場把業務拓展出去,一般職稱是業務
4.要有人去執行服務、妥善細節。
出錢的人,不見得都能有獲利,把家產賠光的人所在多有。不會搞到給人請,跟本文要談的無關。
構築獲利模式,非常重要,但非常希缺,極度難得,主要是沒那麼簡單,有時甚至得靠點運氣。而且,沒有點經驗或實蹟,誰敢把錢投給一個新手讓他去構築獲利模式?如果一個人不夠果敢,也不會想擔這麼大的成敗責任,但反過來說,如果一個人有本事構築獲利模式,就算給人請,也是專業經理人等級,那也算是出頭了,說來跟本文要探討的問題也無關。
這裡面最被需要的,則是能開發市場拓展業務的人,所以從事這類職務的薪水都挺高也很容易獲得升遷機會,也很容易被挖角。他們甚至還能自幹,做一做就跑出去自己開公司,幫原東家做銷售代理。
負責執行的職缺最常見,但可取代性也最高,八成都沒什麼好機會,多半又苦又累還被當消耗品,就算好不容易升遷了,卻又沒有任免獎懲權,手下常常也不大聽話。
但執行階層的人,有人因為本身具備的專業,企業極需要又極稀缺,這樣也能有不錯的機會,以目前來說,就是軟體工程師。如果這樣一個人還有意識在累積人脈,提攜後輩,隨時拉得起一個團隊,那也能很有機會、很被重用。
所以一個人如果老覺得升遷不順,要合理懷疑1.自己是作不出業績的業務。或2.自己是屬於取代性很高的執行人員。
這裡面尚有幾個需要注意之處:
第一,就是要遠離搞不清狀況的爛老闆,畢竟,當老闆最重要的是弄得到錢,而不是經驗或專業,所以爛老闆所在多有。聽過不少老闆嫌棄自家業務賺太多獎金,卻沒想過獎金制度也是自己算好訂出來的,業務獎金拿得多豈非代表自己賺得多?這種抱怨就是捨本逐末,但偏偏有這種老闆。
第二,有些職務看來有專業,其實都在處理瑣事或者那些不得不做的冗餘管理,可取代性高,這種事做再多,也不會被重用。就算在一間公司領到的薪水不錯,看來有被重用,可能一離開,就沒其他公司想要了,不少公司的管理階層就是如此。
其實這個看有沒有人要挖角自己,就可以知道,一樣都是五六十歲的人,這該算是企業不會想用的員工了吧?但有人還是頻頻被詢問,請他幫忙、求合作,有人就是乏人問津,終日恐懼被取代。
第三,有些職務看來是能創造鉅額收益的業務,實際上,都是在做聯繫的工作或者出個點子罷了,特別是行銷企劃,看來出的點子挺幫公司賺錢,但以公司的觀點,沒有公司的資源,行銷企劃算個屁?所以真有本事,應該是能夠自己搞出個頻道或網拍,也能賺飽飽,讓企業反過來灑錢求合作幫曝光。
大抵一個企業要能運行,有幾項任務要完成:
1.要有人出錢,也就是股東或老闆
2.要有人構築出獲利的模式,多半是老闆或經理人
3.開拓有人能夠開發市場把業務拓展出去,一般職稱是業務
4.要有人去執行服務、妥善細節。
出錢的人,不見得都能有獲利,把家產賠光的人所在多有。不會搞到給人請,跟本文要談的無關。
構築獲利模式,非常重要,但非常希缺,極度難得,主要是沒那麼簡單,有時甚至得靠點運氣。而且,沒有點經驗或實蹟,誰敢把錢投給一個新手讓他去構築獲利模式?如果一個人不夠果敢,也不會想擔這麼大的成敗責任,但反過來說,如果一個人有本事構築獲利模式,就算給人請,也是專業經理人等級,那也算是出頭了,說來跟本文要探討的問題也無關。
這裡面最被需要的,則是能開發市場拓展業務的人,所以從事這類職務的薪水都挺高也很容易獲得升遷機會,也很容易被挖角。他們甚至還能自幹,做一做就跑出去自己開公司,幫原東家做銷售代理。
負責執行的職缺最常見,但可取代性也最高,八成都沒什麼好機會,多半又苦又累還被當消耗品,就算好不容易升遷了,卻又沒有任免獎懲權,手下常常也不大聽話。
但執行階層的人,有人因為本身具備的專業,企業極需要又極稀缺,這樣也能有不錯的機會,以目前來說,就是軟體工程師。如果這樣一個人還有意識在累積人脈,提攜後輩,隨時拉得起一個團隊,那也能很有機會、很被重用。
所以一個人如果老覺得升遷不順,要合理懷疑1.自己是作不出業績的業務。或2.自己是屬於取代性很高的執行人員。
這裡面尚有幾個需要注意之處:
第一,就是要遠離搞不清狀況的爛老闆,畢竟,當老闆最重要的是弄得到錢,而不是經驗或專業,所以爛老闆所在多有。聽過不少老闆嫌棄自家業務賺太多獎金,卻沒想過獎金制度也是自己算好訂出來的,業務獎金拿得多豈非代表自己賺得多?這種抱怨就是捨本逐末,但偏偏有這種老闆。
第二,有些職務看來有專業,其實都在處理瑣事或者那些不得不做的冗餘管理,可取代性高,這種事做再多,也不會被重用。就算在一間公司領到的薪水不錯,看來有被重用,可能一離開,就沒其他公司想要了,不少公司的管理階層就是如此。
其實這個看有沒有人要挖角自己,就可以知道,一樣都是五六十歲的人,這該算是企業不會想用的員工了吧?但有人還是頻頻被詢問,請他幫忙、求合作,有人就是乏人問津,終日恐懼被取代。
第三,有些職務看來是能創造鉅額收益的業務,實際上,都是在做聯繫的工作或者出個點子罷了,特別是行銷企劃,看來出的點子挺幫公司賺錢,但以公司的觀點,沒有公司的資源,行銷企劃算個屁?所以真有本事,應該是能夠自己搞出個頻道或網拍,也能賺飽飽,讓企業反過來灑錢求合作幫曝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