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腔熱血,只該賣與識貨的

有人自我要求高,做事可以不顧一切、極度狂熱,追求完美,更以此為傲。

這種性格,只要給他一個大方向,他就會竭盡所能使命必達,事後給他一頓褒獎跟感激也就夠了,只給他豐厚的獎賞都算辱沒了他的熱情,是現代企業最需要的勞工。

但如果這樣的人是我的親友,行走在台灣的職場,我會格外為他們擔憂:太容易被利用了。

首先,在職場裡,所謂「完美」這件事往往不是由當事人定義,而是由主管定義,所以就有些特別險惡的人,抓住了員工追求完美的特質,蓄意把目標拉高,讓這些人拼命努力,等於變相把這員工當奴隸對待,主管則是站著說話不腰疼,沒準部門還能因此少用幾個人,額外減少了人力成本,這主管更會覺得自己特別有智慧,隨隨便便就役使了一個強大的存在。

有精於此道的人,還會故意在面試時設下道德陷阱:「我們這份工作不是很看重經驗跟專業,而是需要負責的性格,因為工作有些瑣碎的地方,要很認真很專注,但現代年輕人都太混了,一些簡單的事都辦不好,沒什麼韌性。」

追求完美的人聽了,往往覺得這剛好是一個可以大展身手的職缺,反而被激起鬥志,有時做得不好出了點小錯被指出來,還覺得是自己的問題,是自己大意失常了。

這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的話術,其實是很好破解的,仔細觀察,這類職缺,往往流動率過高,公司甚至沒有其他同職務的同事,主管甚至沒有能力針對職務內容做出完美示範。

還有的人是更惡質,這些人往往是公司的中下階級,可能是一個部門的小組長或前輩,但因為能力跟性格有限,再也昇不上去,對於認真求完美的年輕人有忌妒心,更覺得這些人是傻子,又伴隨被超越的恐懼,所以他們也會用這一手。

除了暫時提昇自己的績效以外,還可以施加精神壓力,看看這個追求完美的人會不會受不了離職,離職就更好啦,反正公司損失人才不算他的損失,走了人自然就得補,就算補上的新手效率差點錯誤率高點又如何?不找個廢一點的人,又要怎麼突顯自己能力拔群?

想袁紹這個人,看來寬大處事有親和力,其實是好虛名又忌妒賢才,沒法賞罰分明,倒喜歡搞政治遊戲。所以當年郭嘉見過袁紹,覺得這人沒指望,立刻就跑了,田豐卻沒看穿這點,即使算無遺策,也沒被採用,雖然預言正確,反而因此被殺,可憐的是,田豐連「自己會被見笑轉生氣的袁紹所殺」都精準預見到了。說來,追求完美、工作狂熱是不錯的特質,但要賣命,也得看看眼前這個人是否值得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塔羅22張大牌牌義

論雙妻命

放百合花補運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