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移民加拿大

如果我理解無誤,加拿大政府正在搞件事「要找適合加拿大文化又有生產力的人去移民。」

若只是砸錢買房地產就想移民,被加拿大政府認定對經濟沒有具體幫助,已經被暫緩了。現在至少得買下一間公司請一個加拿大人當員工。

而如果沒那麼多錢,又想讓加拿大認定當事人適合移民的作法如下:

1.先去加拿大唸書,加拿大政府藉此確保當事人的專業技能沒問題,之前的學歷跟工作經驗是不大被承認的。

2.唸書期間也可以找工作,學校也會提供打工資訊,唸多久就可以工作多久,這稱為「畢業後工簽」,念兩年可以工作二年,最多三年,也就是共有四年甚至五年的時間可以工作。只要唸書打工期間有認識到加拿大朋友、同事,願意為當事人做推薦,就可以找到正式工作,甚至拿到工作簽。

加拿大政府用這模式推估這個人是否適合待加拿大,畢竟一個人如果孤僻甚至愛惹事導致沒朋友,無法社會化,大抵會是個問題人物,也不用留了。

3.等拿到工作簽,幾年以後,算一算各種分數到了,就移民成功了。如果四年不夠,實在沒辦法了,還可以搞黑暗兵法再念一次書,再搞二年,如此反覆(但「畢業後工簽」就是一生一次)。

4.而且加拿大政府挺有誠意,對值錢的專業人員來說更是如此,因為唸書一個月約加幣2K,食宿一個月加幣1.5K,但邊唸書邊打工,選對專業如護理、軟體設計,可有基本工資三倍薪,唸書期間每週20工時只拿基本工資的狀況,等於一個月加幣1K,畢業後正式工作,每週40工時,一個月也有加幣4.8K,這樣四年下來可剩加幣18K,差不多是40萬台幣......。

推薦念軟體設計,因為市場需求大、薪水高,美國還拼命挖加拿大培養出來的軟體人才,所以說來這條路比較穩妥。如果本就是軟體設計專業就更好了,唸書提昇技能的同時可能就能順便接單賺錢了,冏星人就是個挺好的例子,看他自言,當初若不是為了整牙齒早就移民成功了。其他專業就比較不保證,據聞就算是在台灣待過四大會計事務所的人,在加拿大要找會計工作也是機會渺茫。沒有專業的話,怕連只是去超市打工都沒人要用。

所以說來加拿大留學打工移民這整件事挺簡單:

「把錢準備好,把英文練好,選個有興趣又值錢的專業去唸,在加拿大遊學簽證期間,一邊透過學校安排找打工,累積工作經驗,進而找到賞識自己的雇主,換取正式受雇工作簽證,幾年後就移民成功了。而更好的地方是,打工收入就足以養活自己,等於這過程也不用花錢,甚至還能小賺一筆,就算很不幸失敗,也能存到錢,也能學到專業,而加拿大的工作經驗在台灣也是很好用的。」

附註1.

不過若想求個必勝必成,多益還是要有個850+比較保險。

附註2.

說來要想移民,真是得要活潑樂群敬業充滿冒險心,如果只是因為不喜歡台灣就想去加拿大試試,等於連在自己家鄉都適應不良、無法社會化,那根本也不用妄想能在加拿大生根認識朋友進而移民到加拿大。

附註3.

這篇文章寫在2018年,最近客戶卜測留學移民的事,想起兩年前參加津橋一個講座,還在臉書上寫下了感想,覺得當時寫的資訊可能能派上用場,特別找出來稍做修整後發布在此。

我遇到不少問卜者,都渴望有個出國發展甚至移民的機會,但是,我聽了許多成功與失敗案例以後覺得:出國發展,畢竟是有個方法在的,不能瞎子摸象。

首先,國家選擇很重要,到目前為止我聽到較容易成功、問題較少的歐美國家,除了澳洲、德國外,就是加拿大了,美國也只算勉強罷了。這個講座就講去加拿大的移民方案,不是很剛好嗎?

此外,我最常聽到的移民作法,是女性靠遠距離網戀想嫁到外國去,一次把移民跟結婚兩件事搞定,但是「放棄在台灣的一切後,婚姻卻維繫不到足以取得居留權,只好黯然返國」的案例也是所在多有。甚至於還聽過,有些外國人看準了亞洲女性想獲得居留權的心態,於是亂給承諾,事後再來個不認帳就分手。搞到我幾年前還為了這件事寫了篇〈怎麼嫁給洋人〉的教戰手冊呢。

每隔一段時間,也會看到「有孕婦為了讓肚子裡的小孩有美國籍,冒著隨時臨盆風險欺騙海關上飛機」的新聞,也聽客戶很感慨說:「台灣網民是很看不起這種事,卻沒想過有許多人也很遺憾母親沒給過自己這個機會。」

大抵因為聽太多這類事了,我難免會想「一個移民需要搞得這麼雞毛鴨血嗎?沒有更好的方法嗎?」現在看來,移民加拿大就是個好解方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塔羅22張大牌牌義

論雙妻命

放百合花補運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