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學有多久歷史?

久遠前曾聽人評論「姓名學是晚近命理師發明的命理產品,並不可信。」姓名學可不可信是一回事,但就歷史淵源來說,我記得唐宋期間的小說《太平廣記.鄒生》裡就提過「趕考的問卜者想透過改名提昇考運」的事,顯見對姓名學的講究,至少唐宋之間就有,是華夏文化裡早就存在的習慣。

《太平廣記.鄒生》原文在網路上可以找到:
https://ctext.org/taiping-guangji/218/zousheng/zh

《太平廣記》成書於宋,但〈鄒生〉裡的故事出自唐代范攄寫的《雲谿友議.龜長證》,在網路上也能找到原文:
https://ctext.org/wiki.pl?if=gb&chapter=527448#%E9%BE%9C%E9%95%B7%E8%A8%BC

後來看到王泉根的《華夏取名藝術》有舉證,三千年前的華夏文明圈沒有特別重視姓名,而是用生日的干支當名字,商人就是如此,這個習慣甚至延續到現存的少數民族。後來周人代商,取名開始有各種講究。細節這邊就不談了,主要是我看該書,有篇周人各種取名原則的章節,書中61頁所載正是跟陰陽五行生剋有關,我查了一下,那一段應該是轉引清人王引之(1766-1834)《經義述聞‧春秋名字解詁》的研究:

「秦白丙,字乙。丙,火也,剛日也。乙,木也,柔日也。名丙字乙者,取火生於木,又剛柔相濟也。鄭石癸,字甲父。癸,水也,柔日也。甲,木也,剛日也。名癸字甲者,取木生於水,又剛柔相濟也。楚公子壬夫,字子辛。壬,水也,剛日也。辛,金也,柔日也。名壬字辛者,取水生於金,又剛柔相濟也。…衛夏戊,字丁。戊,土也,剛日也。丁,火也,柔日也。名戊字丁者,取土生於火,又剛柔相濟也。」

近人龐樸(1928-2015)〈五行學說的體系化要求〉評論王引之的發現:「上列名和字的關係,如果不說成是十干配日和五行相生有關,實難解作別的關係...。」

這幾個人名都是春秋時期的人名,代表兩千五百年前,華人就有陰陽五行生剋的概念,而且會用來取名,差只差在現在會用筆劃或偏旁或聲韻去推算,以前的人直接用干支去代表,簡單粗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