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桃花前先看完這篇再想一想

我幫人占看桃花,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準確度,反過來說,神準的案例很多,只是我在乎的不只是神準這麼簡單。

有人天生性格活潑、容易喜歡他的人也多,可能光放個百合,他就撿到個伴侶,或者告訴他何時桃花運發動,讓他去參與社交活動認識人,就可以很快找到對象進入戀情。

對於這種人,我預測準了也沒什麼好拿來說嘴的,客戶就算特意感謝我,我都不好意思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。

說到底,招桃花跟找工作類似,都是自己先要有不錯的條件,才有機會進好公司,平常更要廣結善緣,增加機會。

所以一個人如果孤僻、挑剔、男窮、女胖、大齡、遷移不定、疾病纏身、生活圈狹小...有這些減損自身魅力、減少人際互動的問題,都肯定會妨礙桃花,造成長期單身。

這些有礙桃花的問題裡,大齡、疾病纏身,這個沒得化解,多數人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問,但我覺得較難處理也頗介意的,則是:

問卜者,明明有其他可解決的斷桃花問題,卻不先設法解決,反而對桃花有奇怪的幻想,好像一扯到愛情就該會有前世今生、老天注定、月老紅線等不同的法則介入一樣,所以他只要坐著等,就會有真命天子天女掉下來。

但哪會有這種事!

胖就是先減重;窮就努力多賺點;遷移不定就想辦法先定;孤僻跟生活圈狹小就想辦法安排時間出來,多點認識人,要有「每週投入一天參加聯誼」的覺悟。

現在網路發達不僅有婚友社、交友軟體,臉書沒事也有人揪團,不要說找不到;而如果生性挑剔對伴侶條件要求高,更該把整件事當作工作上的專案來處理。

好比想找的是洋人、高富帥、科技新貴、留學菁英、月入七萬以上的高階白領...這類稀缺物件,務需做足準備,研究這群人都在那邊出沒、偏好什麼樣的伴侶,看自己可以怎麼加入對方的圈子。

等於不僅要有自知之明,還得充實自己,更要蒐集市場情報、研擬方案。

這些可解決的問題不解決,就算跑來問卜,我肯定也是給一樣的答案,但往往這樣說以後,客戶反要跳針,抱怨「已經想方設法參加各種社交活動,都沒遇上滿意的,就算遇上滿意的,也沒遇上會反過來喜歡他的。」

這種常見抱怨更顯示這些人是無法溝通的,原因有三:

1.本來找到伴侶就是一個要費心費時尋覓的事,又不是去超市買菜隨便也有一大把還任君挑選,過程難免不順,應該是可預見的常情。

但一個人想找伴侶卻沒有這種自覺,事前毫不規劃,事後又要把找不到合適對象的事放大抱怨,代表這個人做事把握不到重點,卻對必然發生的小挫折無法釋懷,類似出門運動卻要抱怨會口渴流汗一樣,這思辨能力根本不行啊。  

2.此外,長期覺得「沒一個喜歡的異性」,這不是正常狀況,撇開高矮胖瘦家世收入學歷等外在條件不論,照占星學理來說,每遇到三個異性,該要覺得有一個還行,每過三個月,一定有一個月桃花發動。

所以會抱怨「一直都沒遇到個心動的,就算參加多次聯誼也沒遇到」,代表這個人確實挑剔,對伴侶要求高,卻沒有意識到,就算被我直接道破,也並不認同,顯示沒有病識感,連自己是個挑剔的人都不自知,自然不可能拿出什麼積極、務實的態度尋覓伴侶了。

3.找伴侶這種事,不只要看別人的條件,還要轉身來看看自己的條件啊。所以如果一個人長期沒有被異性喜歡,或者戀情無法穩定,他就該要合理懷疑自己肯定有什麼嚴重的毛病,導致自己競爭力不夠。

但一個人如果都不會這樣想問題,卻指望找占卜師就能問出何時天上會掉下個真命天子,這等於欠缺反省,當然也不用期望這個人會做什麼改進了。

這種就算抽牌占卜,也不會有什麼好答案,客戶往往不會開心,有時嚴重點,客戶竟會抓狂起來,發生類似醫療暴力的問題,這才是最麻煩的部分。

想想我一個問題只收 400,還要面對這種囧事嗎?客戶又常不開心,不如直接不看桃花問題了吧,省事事省。

附註1.

此文早在2016年七月就公開寫於個人臉書,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bst313/posts/1263693693655850

附註2.

發現有女客搞不清自己看來簡單的擇偶標準其實很苛,這邊舉個例子,比如曾有人要求男性必須身高 180+,年入 100萬,這兩者發生率是各 10%,同時成立就是 1%,現在因為有 excel 推估機率,做這個計算很簡單:

=1-0.99^120≒0.70

=1-0.99^459≒0.99

這是說,得認識 120 個異性,才有 70% 的機率會出現 1 個符合標準的人。得認識到 459 個異性,才有 99% 機率出現 1 個這樣的人。

也就是說,每週認識一個男性,這樣搞一年也只有 40% 的機會找到那個人,搞三年才把這機率提高到 80%,而多數人則是一個月都沒認識到一個單身男性。

我這還沒有特別計算雙方看得順眼、三觀相合這種比較虛無飄渺的標準,這種條件的發生率隨便給個10%,都能讓發生率變成千分之一,整件事更會變得異常困難。

但如果選用個普通點的標準,只要收入身高為前30%的男性,這樣就簡單多了,這樣是身高 175+,年入 72萬,9%發生率。

=1-0.91^13=0.70

=1-0.91^49=0.99

這差不多每週認識一個男性,一年可以達到的目標。

而且,如果找個有心且可靠的聯誼公司,願意直接先篩選出身高 175 且月入超過六萬的適婚男性。女性參加一次等於少掉 49次 的尋覓,且只要考慮看得順眼、三觀相合這類虛無飄渺的問題就好。省事事省,縱使那些虛無飄渺的條件發生率是10%,每週參加一次這樣的聯誼,參加一年也終於會遇到。

用同樣的方式也可弄個男性版,其實男人要的不多,大抵不要胖,女生能有個月入 4萬 以上的穩定工作。

台灣適婚女性不要胖的機率是 70%,月入 4萬 以上的機率約是 60%,另外加個 C 罩杯以上的要求好了,這樣也有 60%,算起來約是 25% 發生率。

根據這個簡單的計算,可以得到三個結論:

1)認真辦事的婚友社很重要,能大幅減少女性找伴侶的成本,女方只要確保自己條件不要太糟糕,然後去找個認真辦事的婚友社參加就對了。

2)而若沒有透過認真辦事的婚友社幫忙篩選,透過打混摸魚的婚友社、透過交友軟體....,女性要找到同條件對象的試誤成本將增加200倍。

3)反過來說,女性如果因為各種原因,沒法找到認真辦事的婚友社參加他們的聯誼活動,比如不知有這種婚友社、已經超齡、不想結婚導致沒法參加這種以結婚為前提的聯誼......當然就會覺得找個好伴侶困難重重啊。

順附資料來源:

1.台灣男性身高資料出自教育部體育署
https://www.fitness.org.tw/model01.php

2.台灣男性收入狀況資料出自行政院主計處
https://www.dgbas.gov.tw/ct.asp?xItem=43604&ctNode=4987&mp=1
在「表50    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-按年齡分」這連結。

3.台灣女性身材資料出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https://www.gender.ey.gov.tw/gecdb/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.aspx?sn=%2FmQvpHYEayTTt8pmhMjRvA%3D%3D
在「4.3-04_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—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按性別及年齡_106.XLS」

4.台灣女性收入狀況資料出自行政院主計處
https://www.dgbas.gov.tw/ct.asp?xItem=43604&ctNode=4987&mp=1
在「表50    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-按年齡分」這連結。

5.台灣女性C罩杯比例出處自中時報導:台灣女性UP、UP!C罩杯賣最多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90319004707-260410?chdt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