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問能否成事,先看自己有沒成功的條件

 西元前204年,楚漢兩軍於滎陽鏖戰許久。劉邦詢問羣臣有何良策。

謀士酈食其獻計:「分封六國遺民,他們心生感激,自然助漢,然後逼和項羽,封為楚王,大事可定。這有成功案例,湯武革命,分封諸侯,也給前朝留個餘地。所以天下太平。」

劉邦覺得聽來是個道理,速命人刻制印璽,使酈食其巡行各地分封。

等張良回來後,劉邦邊吃飯邊跟張良講這件事,張良認為這樣做,漢軍必敗,理由有四:

  1. 當初湯武革命是殺掉了桀紂,梟首示眾,讓剩下的敵人失去抵抗之心。又因擁有絕對優勢,所以敢給前朝封國,你現在已經殺掉項羽,梟首示眾,又有那個絕對優勢嗎?
  2. 武王伐紂成功,能夠把前朝的財富分給功臣,又為前朝忠烈平反,表揚賢臣,收攏人心,你現在有那個閒錢贊助六國,還有閒時間幫死人平反嗎?
  3. 武王伐紂之後,因為自認天下太平,於是放下刀兵,不修武備,戰時運輸用的牛馬都可以找個水草豐美的地方讓牠們養老,你覺得分封後的未來,會是這種太平局勢嗎?
  4. 現在六國的遺民跟著你打項羽,是指望有個富貴的未來,你卻要分封,那意思就是大家現在可以散夥了,各回各家,各找各媽,誰還會幫你做事?而且楚軍強大,六國軟弱,最後一定屈服,怎可能聽你的?

劉邦一聽大驚,痛罵酈食其亂出主意,把他追回,銷毀所有印信。

我常在回顧這段分析,這場景是在辦急事,不是在消遣,不是在寓教於樂、不是在委婉勸諫。

所以張良這個分析,不講故事,直接給結論,然後條列理由,完全符合《金字塔原理》的論點:先歸納,再演繹。

而且,他的分析都是用比對法,闡述別人成功的原因與作法,讓當事人衡量自身狀況有沒有符合那些要件。

如果當事人衡量都認為自己辦不到,這件事當然就不用辦了。

我有時勸客戶做決策,是這樣勸,我自己做決策,也要求自己要這樣思考。

免得因為邏輯講得通,就自認必勝必成,最後再來仆街收拾殘局。